將善惡視爲因果報應的想法是愚蠢的。

佛教強調因果報應,認爲行善者會受獎勵,爲惡者會受懲罰,也就是俗語所說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但一休禪師卻否定了這種說法,禪師認爲「將善惡視爲因果報應的想法是愚蠢的」,倘若佛教的善惡因果論眞的深入人心,被人們誤以爲善事便會不斷地發生,這無異是爲罪惡找尋藉口,甚或會使人們爲求成佛而矯情爲善。一休禪師的苦心加在告示衆生:「倘若拘泥在善惡的因果上,則不可能是真心的善惡。」
工作時若爲了「這樣做上司會讚美我」、「我這麼努力應被提拔爲課長」的念頭而工作,並不算眞正的投入。眞正投入工作時,則不會在意成果是升遷或貶謫,你追求的是屬於自己的成就感與責任心,當你能坦然地說:「我盡了全力」,你就得到了滿足。
一休禪師勸人要以一顆自由的心去從事任何工作,不管成功或失敗,一旦拘泥於結果,就會形成雜念。如果「可能會受讚美」、「可能會升級」的美夢落空了,對於工作的振奮力便消失,你會感到空虛、不快。
有個故事是這麼說道的:「從前有個篤信神佛的男子,相信他一旦發生危難,佛便會顯身救他。某次颱風來襲造成水災,當男子的家快被淹沒時,他爬上二樓屋頂等待佛來救他。一會兒,鎮上的消防隊駛著小船來救他,他卻拒絕上船,並驕傲地回答道:『不必你們的幫忙,佛會親自來救我。』隔了不久,救難直昇機也趕來救援,但他再度拒絕了。水逐漸漲高,男子終於被淹死。
當男子前往冥土後,大聲地怒斥佛並說道:『我一心一意篤信佛教,你爲何不來救我?』佛溫和地對他說:『爲了救你,我不是先後派遣了小船及直昇機去過了嗎?』」執迷於結局的生活方式是不足取的,重要的是如何去建立積極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