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留下來也只是受苦罷了
書籍目錄
一、抱道 —- 有目標、有志氣
二、辯道 —- 努力、活下去
三、閑坐 ---- 勿驚訝、勿遲疑
四、靜心 —- 不動、不能被動
五、拂拭 ——— 勿執著、勿拘泥
六、去處 —— 勿忘勿失
七、無相 —— 成為無、成為空
八、己事 —— 知己、知理
九、直入 —— 當機立斷
十、機鋒 —— 瞬間的動
十一、神通 —— 凌駕優秀
十二、鐵漢 —— 貫徹信心
十三、無事 —— 完全投入
十四、自在 —— 順其生、順其亡
十五、慈海 —— 關壞他人,設身處地
十六、風雅 —— 成為自在的主人
61・留下來也只是受苦罷了

61・留下來也只是受苦罷了

燒則爲灰,還留下什麼呢?若留下來也只是受苦罷了。


Bg h51

  禪的人生觀可用「燒則爲灰,埋則爲土」這句話來表示,因此,不但沒有死後的世界,更不必受苦贖罪,而一休禪師的這首偈,正是用以說明此理。


  在一般的觀念中,凡有生必有死,人們總喜歡在「生與死」、「官與民」、「上與下」、「人工與自然」、「巨大與微小」、「大企業與小企業」、「中國與外國」、「生產與消費」等事物中間,劃清界線,而這條界線便形成了「分際」,也叫做「間」。


  不久之前曾流行一句話:「業際時代」。窺視消費者與運輸業之「間」的託運業和搬家公司等新興行業不斷產生。一般人認爲,唯有窺視業種之間的不足並加以彌補,才是中小企業的生存之道。
  換言之,這就是在「隙縫」中生存,並培養實力,等待機會的經營方式。然而今日又有了轉變,「業際時代」已經落伍了。


  禪並不認爲有生或死。亦即無生無死,無官無民,無上無下之區分,這種否定界線的觀念與淘汰「間」的經濟型態不謀而合。


  今日流行的財務管理,是一門大學問。例如豐田公司與松下公司,竟被人稱爲豐田銀行不相上下,換言之,要獲得大收益便不能侷限在本行,必須兼具其他研究發展。以聖多利公司爲例,不僅製造洋酒,並發展生物工程,開發醫葯部門;又如大映公司,也已著手經產農場,運用生物科技,以人工光線栽種蔬菜。各企業都出現了「連鎖」的經營趨勢。


  未來的時代必須消除自我設限,剷除「間」的觀念,要徹底地做到無界線,只要市場的消費能力足以承擔,便要盡全力去開發其他部門。


  開發電腦的科技,起源於簡易的二進位法,也就是「0」與「1」的分界。但禪並不是由「0」與「1」來設定,相反的,要追求無「0」也無「1」的「無界線」。


  未來的科技若能脫離二進位法的思考方式,轉變成「無界線」的想法,則不僅可促成科學上的一大突破,也可使科學與宗教、科學與人類、科學與自然更加諧調,而這就是破除界線的最重要課題。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