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在家人應該學習什麼?
書籍目錄
(7、8)在家人應該學習什麼?

(7、8)在家人應該學習什麼?

「什麼是『不死之法』?」



(7)假設我們被問::
「在家人應該學習什麼?」

   我們不必浪費時間自己去想答案,若有人要有自己的想法也可以,沒人會阻止他。但如果依據佛陀所教的回答,我們必須說:「在家人應該學習所有如來(Tathāgata)宣說有關『空』(suññatā)的教示(suttantas)」。「素呾答」(suttanta)是佛陀所有教誨的核心,是經系統化且完整、妥善地結集而成,這就稱為「素呾答」。

   sutta 指的是經典,anta 的意思是究竟,因此「素呾答」(suttanta)是完整又系統化,將最精華的部份結集而成的經典。它就像「吠檀多」(vedanta)這個字,「吠陀」(veda)的意思是知識,「吠檀多」是知識中的精華,是將知識作最完整而有系統化的結集。
   請記住「素呾答」這個字!所有「素呾答」都是如來所說,是如來所教,而且都與「空」相應。關於這點,有人問佛陀要如何修法,才能獲得永恆安樂的利益,佛陀回答:「所有『素呾答』是如來所說,與『空』相應,義理奧妙深遠,超越世間。」這句話的重點在於「與空相應」。

   「空」(suññatā)這個字,你聽起來也許會覺得有些奇怪,但先不要退縮【譯註一】,因為它正是佛教最重要的字眼。請注意聽:「空」字或可譯為「空無一物」,它有好幾個用法與意義,佛陀所說的「空」,不是指什麼東西都沒有的「物質空」。這裡的「空」,是指智慧的「空」,因為所有事物仍然存在,也許會多到充塞整個世界,但佛陀說它們是「空」或「空性」,因為所有的一切都不是「我」、「我所有」。我再說一次,這些都是為了教我們不要去執取任何事物。

   在家人尤其應該學習佛陀所說「空」的教示。一般說來,普遍的人都誤解「空」,以為它對在家人而言是太過高遠的理論,究其原因,是因他們沒有聽聞過佛陀對「空」的教示。所以請好好記在心裡,不只是出家人,即使是在家人也必須學習「空」、理解「空」、踐行「空」【譯註二】

   佛陀開示過這句話:「在家人應該學習與『空』相應的事」(泰本巴利藏第 19 冊,512 頁),期望你們不要再害怕「空」或與「空」有關的事。請跨出你的腳步,多去瞭解「空」。若要深入、詳盡地解釋「空」,那會花相當多的時間,在此,我們只討論它的核心及實質,也就是空掉「我」及「我所有」的感覺──空性,這樣就足夠了。心若沒有任何「我」、「我所有」的感覺,這心就是「空」的,「世間空」就是這個意思。



(8)現在,假設我們被問到佛教最殊勝的字:
什麼是『不死之法』?

   「阿馬答」(amata)的意思是「不死」,「阿馬答達磨」(amatadhamma)則為「不死之法」。那是什麼呢?有次佛陀說道:「貪、瞋、癡止息是不死之法、不死之境。」內心一生起貪、瞋、癡,就是「有死之境」(mortal state),就會痛苦,有「自我」就會有生、老、病、死苦。當貪、瞋、癡止息,不再因感覺有「我」而起惑,就不會死亡,因為沒有了「我」,那有什麼將會死亡呢?所以人如果要追尋不死之境──不死之法,就必須尋求貪、瞋、癡止息的境界。這是佛陀所教導的「不死之法」,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佛陀最究竟、無上的教誡。其他的「不死」(undying)與這「不死」(amata)是不同的,如前所說,無上的「不死之法」是貪、瞋、癡的止息。

   最高、最深奧的「法」,有各種名稱,假使有人提出這個問題:「至高至深,能超越世間與死亡的『法』稱為什麼?」佛陀稱它為「空相應法」(suññatāppaṭisamyuttā)或「空」(suññatā),「空相應法」至高至深,它能超越世間和死亡,也就是「不死之法」。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