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有一輪皎潔的明月,卻迷失於黑暗的塵世。

皎潔的明月隱喩屬於眞理的教會、佛會,意思爲:「人如果不遵從佛法,過著愚昧的生活方式,則會不斷地迷失。」相信佛法說穿了就是相反自己,若無自己當作基礎,世間則會變成虛空的世界。
於世界奧運會柔道賽獲得金牌的冠軍山下選手曾說:「在參加奧運比賽之前,很多人鼓勵我爲國爭光,爲柔道界爭光,但我只爲自己努力,且今後仍不改變,我以這種方式激發自己奮鬥以貢獻人群。」人生是一連串以自己爲主的戰鬥,唯有打贏自己才是眞正的勝利。即使能戰勝再強的對手,想戒煙戒酒卻心有餘而力不足,這乃是意志力薄弱之故。
山下爲自己努力的觀念是正確的,人們老將「爲了…… 」掛在嘴上,這種說法無異是依賴自身以外的人事物,倘若失去依賴對象時,勢必會引起重大的挫折感。
太平洋戰爭時,日本當局鼓勵百姓爲國而戰,爲天皇而戰,但在戰場上犧牲的人絕大多數是寧願爲自己及家人而戰;爲國而戰若失敗時,不免怨嘆後悔,爲自己而戰即使落敗,也不會抱怨遺憾,因此,人應以一顆純潔的心,爲自己努力。
學習亦同此理,若爲考試而讀書是很痛苦的,不但覺得書本乏味,亦無法吸收內容,如果是爲自己而讀便不同了,學習不但是件有趣的事,也不會因考試成績而患得患失,心情自然就舒坦。
無論何事,若以自己爲主體,不管周遭如何變遷,也能嚴守立場,絕不迷失;如果缺乏意志力,必須拿別人或他事做爲依靠,則很容易因他人的改變所左右。以自己爲主體時,就像旋轉中的陀螺一樣,中心依然不動,而依靠他力,就像陀螺的外圍,無法掌握變數。人應保持清醒,了解「自己該如何」,而非一味在意「別人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