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無量壽經講義

?內容簡介:

   以下〔目錄〕您也可將其當作是 釋性梵法師 對「佛說無量壽經」(三藏 康 僧 鎧 版)所做的〈科判〉。
   法師所著講解甚為透徹,對經文的相關名相也都有提到,也讓初學者有梗概的認知,對整本的閱讀不會有斷續,更為經文的解讀提出〔要義〕,而不僅僅只是經文表面上的字義說明而已,真是難能可貴,歡迎大家同受法語滋潤。

作者    釋性梵 法師 (可點按詳閱作者資料)
文體    白話文
內文    目錄/部分內文擷取分享
出版社   佛陀教育基金會.和裕出版社
屬性    免費結緣
書況    新書.精裝本
經文連結  http://buddhism.lib.ntu.edu.tw/BDLM/sutra/chi_pdf/sutra6/T12n0360.pdf
頁數    703
書本尺寸  寬15.5 x 高21.5(公分)

※點按目錄大綱文字即可 開/關(收起來),點開往下開啟內文相關細項,凡以 橘色字 標示者表示有內文。

甲一、懸談

乙一、釋經名題

丙一、釋佛

   「佛」 是梵語「 佛陀耶」的簡稱,華言覺者,為諸佛通號。本經題所説的佛,是釋迦牟尼,以先覺覺後覺,無法不知,無法不見的人。所謂先覺即自覺,含義有二、一 是覺察,能除煩惱障。煩惱如賊,欲偷我們的法財。心如主人, 若能時時起聖 智覺照,則不為賊所害。故《圓覺經》云:「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二、是覺悟、 能除所知障。眾生妄想分别,種種顛倒執著,有如迷糊大夢。若能處處以聖智覺悟、 則心眼清明,不再執虛為實,認假為真。故《法華經》云:「衆生處處著,引之令得 出。 」《圓覺經》云:「知幻即離,離幻即覺。」這種覺悟,對迷理無明,是覺悟人人皆有佛性,所謂如蓮花開。對迷事無明,是覺悟諸法如幻,通達一切法相,於一切善惡無記,皆不迷惑,所謂如大夢醒。覺察覺悟達於究竟,便是佛。
   所謂覺後覺,就是覺他。佛法雖以覺人為本, 但亦涵蓋九法界一切眾生。自覺屬於智慧,覺他則屬大悲願力。以悲導智,將自己所覺悟覺察的事理因果,契機契理,用身教言教,去教化眾生,都如自己所覺證的 ———— 菩提涅槃。
   所謂無法不知,無法不見,即是覺滿。自覺則慧滿,覺他則福滿,福慧皆圓滿,則名為佛。也就是覺本心源,入佛知見。佛無妄想執著,故得無所不知。佛不見我、 人、眾生等相,故得無所不見。所以稱為一切種智、正偏知、世間解。
   佛之一字,乃超九法界以獨尊的名號。自覺,則超越六道凡夫的迷而不覺。覺他則超越二乘聖賢的只自覺而少覺人。覺滿,則超越三賢十聖的菩薩,功行尚未究竟圓滿。唯有佛才是三覺圓,萬德具,為一切衆生所皈仰,堪稱為佛、世尊。是故天台 立六即佛,《 華嚴經》說二種十身佛。

丙二、釋説

   「 說 」。是歡悅的心情,說出要說的話。如本經發起序,世尊欲說經,先表現其諸根悅豫,光顏巍巍,容色異常。佛何以歡悅呢?因為佛唯以度眾生成佛為懷,今衆生得度成佛的機緣已熟,可以對衆生説出這一種理極深奧,唯佛能知;事極平常, 人人可行,使眾生,皆得究竟度脫二種生死的淨土法門,怎不滿心歡喜,契機契理而說。

丙三、釋無量壽

   「 無量壽 」。梵語阿彌陀,此云無量壽,亦云無量光。這是釋迦佛所説,極樂世界導師的名號。他不但含有光壽無量, 而且包括了佛的功德、智慧、神通、道力、依 正莊嚴、說法度生,一一皆是無量。同時在此經中,也為我們介紹,無量壽佛因地如何發願修行,已經成就的佛果如何,怎樣慈悲願力,接引信願念佛衆生,同生彼國,得不退轉,直至成佛。這些因果事理,也是無量無邊,説無法盡。以德從人, 以一名攝衆義,是故只說「無量壽」。
   佛名有通有别,如來、應供等十號,這是通名。釋迦、燃燈、無量壽等,這是别名。别中立名有種種不同:釋迦佛是以種姓立名,身上佛以色身立名,妙音佛以音聲立名,普光佛以光明立名,無垢佛以内德立名,獅子吼佛以譬喻立名,如是非一佛以無量立名,可說是總攝了無量佛的别名功德,所以說「 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  
   佛的壽命,有真、應二種,真壽是法身佛,性同虛空,常住不變。應壽是化身佛長短各有不同。那麼無量壽佛,説應該是以法身佛, 但也指勝應化身而言。因為彼佛勝應化身的壽量也是很長,非一切凡夫二乘,及權教菩薩所能測度,知其限數,所以稱為無量壽。如《觀音勢至授記經》說,無量壽佛過無量劫後,亦有滅度,觀音勢至相繼作佛。由此可知彼佛的法身、報身、應身,都是無量壽,這也非諸佛所能相比的。  無量的意思:事物衆多名為無量,虛空無有限量稱為無量,時間無有始終説名無量,無我稱為無量。諸佛的法身,衆生的佛性,那是無量的無量。另有有量的無量,如《華嚴經》所十大數中之一的無量,及彌陀應身的無量壽便是,雖稱無量,其實還是有限有量的。  
   無量壽佛的名號,是彼佛本願所起,萬德所成,又由先佛授記而有。彼佛何故在本願中,第十二願,願成佛為無量光。第十三願,願成佛為無量壽呢?因為無量光壽便是豎窮横遍,即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别的一真法界。彼佛要衆生念其名號,也就是使眾生,念念背塵合覺,返本心源,同入無量光壽的一真法界。這豈不是諸佛出世,上求下化的一大事因緣,唯一的目標嗎?所以古德説,此經是《華嚴經》的略本,不無道理。又如蕅益大師的《彌陀經要解》說:「阿彌陀正翻無量,本不可說。 本師以光壽二義,收盡一切無量。光則横徧十方,壽則豎窮三際,橫豎交徹即法界體,舉此體作彌陀身土,亦舉此體作彌陀名號。是故阿彌陀名號,即衆生本覺理性,持名即始覺合本覺,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由無量光義故,衆生生極樂,即生十方淨土。見阿彌陀佛,即見十方諸佛。能自度,即普度一切。由無量壽義故,極樂人民即是一生補處,皆定此生成佛,不至他生。當知離 卻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何處有阿彌陀佛名號;而離卻阿彌陀佛名號,何由徹證現 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願深思深思之。」由此可知,無量壽佛名號的特勝,不可思議也可明白,淨土法門的圓頓殊勝,善巧方便了。  
   再約四悉檀,來解析無量壽( 阿彌陀 ) 佛名號的意義:第一,世間悉檀— 中國人有兩句話:「家家觀世音,人人彌陀佛。」無論男女老幼,或以慈悲惻隱心,或為救苦救難,或當因果報應,或求賜福消災,或出自感恩報德,或遇見出家僧尼,如是等例,都會脫口而出,念南無阿彌陀佛!可見這句佛名,在中國來說,已成為人人喜歡念,是民族精神生活的一份。第二,為人悉檀—— 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便是崇敬這一位,具有無量智慧、光明、福德、威神、壽命的聖人,進德行善的心,自會油然而生。所以印光大師説:持齋念佛者多,推其效則法道興隆,風俗淳化。此則唯恐其不多,愈多則愈美。如《本經》云:「 無量壽佛,威神光明,…… 最尊第一,其有衆生遇斯光者,三垢消滅,身意柔軟,歡喜踴躍,善心生焉。」第三, 對治悉檀—— 無量壽佛所成的淨土,確實有離苦得樂的意思。為什麼?您只要看彌陀因地的四十 八願,願願無非要令衆生無有衆苦,但受諸樂。更以第十七願,願十方世界無量諸佛,悉皆讚歎他的佛名,令衆生聞名稱念,離苦得樂。假若不能兌現,他誓不成佛。無量壽佛是已成佛的名號,可知這句佛名,有不可思議的力用,能使五濁眾生脫離苦海,往生極樂,悉皆作佛。第四,第一義悉檀—— 古人說:「彌陀義無窮,海墨不能寫 。」因為有我才有量,無我,即無窮無量;也便是一真法界、法身、法性、佛性、真如、實相、大圓鏡智、自性清淨心。名相雖多,總不出人人皆有的一念心性,無我無 人,至真至善,常樂我淨,不可思議。念無量壽佛的人,不論你是佛教徒,非佛教徒,一舉六字洪名,當下便是真如佛性無我無人的顯露。所以說,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確實如此。譬如一個富家子,從小離家,在外飄流。後遇親人指點,一念回頭,回去家中,家中財富,本其所有。父子相見,天然骨肉,分外親切。吾人心性,亦復如是。一念無明妄想,即是抛家浪走。得聞本經, 即是遇到親人指點。稱念彌陀,便是就路還家。往生極樂,便是回到故鄉。因此古人的詩說:「十年浪子無歸處,一念回光便是家」!但是切莫誤解,彌陀既是自己心性,何必念無量壽佛,求生西方淨土。如果你這樣執理廢事,便會自誤誤人,危害甚大。明.妙叶大師著有《〔寶王三昧念佛直指〕二卷》,是糾正執理廢事的人,最好的座右銘。

丙四、釋經

   此經字,是一切佛經的通題。佛說無量壽,才是此經的别題。梵語修多羅,正翻為線。線的意思,佛的言説,一字一句,都能貫通性相理事,又能攝化一切衆生, 有如用線能貫攝散華,成為莊嚴的華圈。或翻為契經,謂上能契合諸佛所證真理,下能契合衆生所有根機。中國人喜歡從簡,但名為經。此經字含有多義。如《雜心論》說有五義 1.出生聖人。2. 顯示真理。3. 義味如泉湧無盡。4. 能決擇邪正,如木工所用繩墨。 5. 結集佛的言教,如結散華成鬘。《佛地論》有貫穿、攝持二義。若以中國的慣例説,經有四義:一者常。人有古今,諸經不變故。二者法。人世規則,近遠同尊故。三者徑。轉凡成聖,共由之路故。四者典。示人正軌,有定有據,使人無所疑惑故。上來所說,含義雖多,如將事相會歸到理性來講,一心能貫攝諸法與萬行,即是經義。
   再約本經的教、行、理來配三德,「 教經」是般若德, 「 行經」是解脫德,「理經」是法身德,圓融具足。若以本經經題配三大,佛是體大,總攝法身淨土一切無盡故。無量壽是相大,體無盡則相亦無盡故。無量光是用大,體無不照,則用亦無不照 故。當知,三德三大,不出一心。由此可知::此心即經,此經即心,心不可思議,經亦不可思議,但聞經題名字,功德無量。所以智者大師臨入滅時,教人唱《法華經》 及《無量壽經》的經題,實有很深的意義,很大的利益。

乙二、顯教要義

   佛法元是包括教法與證法,今以「顯教要義」立科名,因證法不可言說,唯證方知,故只言教。此經的名義已經明白,它的要義又如何呢?這可從總别兩方面去說明譬如一華五葉,華是總,葉是别,不一不異。

丙一、總說

   一切大乘經,皆為顯示一實相。何為實相? 無相無不相,是名實相,這是諸法真實平等的相,也就是性空緣起,緣起性空的必然因果律。簡要的說: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離故無相 ( 空 ),即故無不相( 有 ),空有相成,假名實相。或名真如,真心 自性清淨心,名異體同,諸經別説而已。所以一切大乘經,都是以一實相為體。如《四十華嚴經卷六 》說:「 了三界由心所起,知三世一切佛法,自心現量。 」《 壇經 》云:「何期自性具足一切,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天台所謂:「一念具足三千性相 」古德說:「 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一法就是實相。當知我們一念心性, 元 是微妙不可思議,唯證方知。方便説為無量壽,無量光,即是實相體。此體寂照不二 ,身土不二,一切不二,平等無差。隨緣起用,則有無量差别。兹將一念心性,法爾有本具 ( 不二)與熏成(差別)之性,非一非異,説明於後:


    (一)一念心性的本來具性:即是靈靈覺覺, 一念不生。《 瑜伽師地論》, 稱為本來具有無漏清淨法爾種子。唯識宗名為真識、無垢識、性淨涅槃, 圓成實性。三 論宗稱為空性,實相般若,八不中 道。天台宗稱為一念具三千性相,理即佛自性清淨心。華嚴宗稱為一真法界。禪宗稱為無位真人,靈光獨耀,涅槃妙心。淨土宗稱為無量光、無量壽、是心是佛。涅槃宗稱為常樂我淨大涅槃。
   (二)一念心性的熏習成性:即是心生法生,一心萬行。《攝大乘論》,稱為智所熏新生種子。唯 識宗名為依他起性。三論宗稱為緣起性,觀照般若。天台宗稱為十如是,觀行乃至究竟即佛。華嚴宗稱為十玄門。禪宗五家各立的宗風。淨土宗稱為是心作佛,信願念行。涅槃宗稱為,梵行、聖行、病行、嬰兒行。
   總之,吾人一念心性,法爾具有如是二性,這就是《起信論》所説的一心二門。 心真如門,即是本具性。心生滅門,即是熏習性。此二性二門,乃是相依相成, 差而無差,無差而差,常同常别,不一不異。平常説開悟,見道,入佛知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就證顯此本具與熏習不二的心性說。既證既顯,名為入大涅槃,得第 一義,證真如、實相、法身。一切大乘經論,無非發明此義,略引數端,見附表三 是故本經要義,亦在假彼依正,顯我心性;依熏習成,證本來具。

丙二、別說

本經乃如來稱性之談,一乘圓教,淨土根基,其中顯示:理事無礙,權實雙行,二諦圓融,性相不二。茲略舉五項不二來説明。

丁一、自他不二

   譬如依金作衆器,金體是一,衆器則非一,便有自他的分别但以金體來說,並無差别。所以一切眾生,有如金器,其體是金,同一淨 心,皆是實相,何有自他可分,故名不二。如《本經》云:「其諸聲聞菩薩天人, 智慧 高明,神通洞達,咸同一類,形無異狀 ( 自他不二),但因順餘方,故有天人之名 ( 如金器,無差而差) 。」

丁二、性相不二

   《華嚴經》所說:「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坐微塵裡,轉大法輪。 於一毫端,現寶王剎。」本經也同樣的說到::「極樂世界於寶樹中,皆悉照見十方無量嚴淨佛土。一一華中,出三十六百千億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一一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為十方說微妙法。」這都是性相不二,小無礙的道理。

丁三、因果不二

   《華嚴經》說: 「 初發心 ( 菩提心 ) 時, 即成正覺。 」「 發心畢竟 二無別,如是二心前心難,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禮初發心。 」《大般若經 》說:「 非用初心不離初心,非用後心不離後心,證得無上菩提。 」如燃燈喻 。《本經》也說:「 法藏比丘說此願 ( 因 ) 已,空中讚言,決定必成無上正覺 ( 果 )」。又說:「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念佛 ( 因 ), 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果)」。同時本經所示念佛法門,也是下手以果地覺為因地心,成就往生,即因心成果覺。以信願念佛為因,往生見佛為果。淨心為因,淨土為果。斷惡修善為因,離苦得樂為果。佛事門中, 因敗 果海,果徹因源,因果決定不二故。

丁四、生佛不二

   《華嚴經》說:「 心、佛與衆生,是三無差別。」《觀經》說:「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彌陀經》說:「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 」《本經》說:「國中天人,不悉真金色不得六通及金剛身,不悉成滿三十二大人相,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 」。又說:「 國中菩薩所具功德與諸佛等」。這都顯示生佛不二的意義。佛如水,衆生如波,何有差别可言。所以說,彌陀是衆生心中的佛,衆生是彌陀心中的眾生。念佛法門,就是以佛心中所具眾生,念眾生心中本具的佛。古德說:「 我與彌陀本不二,妄覺潛生忽成異,於今掃盡空有塵,父子天然兩相值 」生佛同體,以迷悟立衆生與佛的名稱;如水波同體,以動靜説波說水而已。

丁五、性修不二

   性德屬心性本具的德性,修德屬從性起修的德用,這就是一心本具的寂照功能 。無量壽屬理,是性德。無量光屬智,是修德。性德寂如金體,修德照如金器。法爾不二。一金能作眾器,衆器不出一金,可喻實相淨心能隨緣作依正等諸法,諸法無不實相淨心,故曰不二。如本經云:「知法如電影,究竟菩薩道,具諸功德本,受決當作佛。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專求淨佛土必成如是剎。」這都是明示:我們一念心性,法爾性空緣起,緣起性空,性修不二。

   上來略說五種不二,即是一心,無有二法,皆同一相(實相), 一道清淨 ( 淨心 )。何以故?無量壽即是真如實相,一真法界,無異相故。無量壽佛就是人人本具的清淨平等覺心,生佛平等故,所以本經的漢譯本,名為「無量清淨平等覺經」。本經即是華嚴同類,全顯事事無礙,重重無盡故。阿彌陀即毘盧性海,極樂世界即華藏玄門,今以信願念佛一法,即得同入同登,所謂潛通佛智,暗合妙道,實千古未有。

乙三、明教行相

   什麼叫行相呢?就是本經修行的行門。我們對本經的要義,已經明白,如何去悟證,便須知道門徑,所以必需瞭解本經的修行方法。不然,雖有高樓大廈,無門可入豈不嘆惜!
   前面說的本經要義,是屬理法界,即是淨心實相。現在要說的本經行相,是屬事法界,即是萬行,歸納為信、願、念、行四門。一心萬行,萬行一心,法爾如此。
   一般說信願行為淨土三資糧,其實行的資糧,是包括念佛與修善,所以四門與三資糧是相同的。非信不能發願,非願不能起行,非念佛 (正) 與十善 ( 助 ) 的妙行( 如車兩輪又穩又快),不能實現往生成佛的大願,也就不能證實所信淨土法門的特勝。

丙一、信門

   本經云:「 十方眾生,聞佛名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又「若有衆生,不了佛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於此諸智,疑惑不信猶信罪福,修習善本,願生其國。 於彼國土,謂之胎生。若有衆生,明信佛智乃至勝智,作諸功德,信心回向,此諸衆生,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彼化生 者,智慧勝故,其胎生者,皆無智慧。生疑惑者,為失大利,是故應當明信諸佛無上智慧。 」由此可知,本經行門,信為第一。必須深信因果,信佛言,信佛智,信自心即是無量光壽,無有絲毫疑惑。應專心信受,依教奉行。為什麼?《華嚴經》說:「 信為道元功德母」故。《大智度論》說:「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故。《觀經》三福說:「深信因果」故。《 彌陀經》說:「當信諸佛廣長舌相所 誠實語説 , 汝等衆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故。此信門,《彌陀要解》列六種:謂信自、信他、信因、 信果、信事、信理。其他祖師列八種:信佛言、信佛願、信佛土、信法門、信自心、 信事理、信因果、信根機。徹悟大師舉十種:信生必有死,信人命無常,信輪迴路險信苦趣時長,信佛語不虛,信實有淨土,信願生即生,信生即不退,信一生成佛。 信法本唯心。此中以信佛語不虛為基本,自能欣厭熾然,信願念佛,求生淨土。

丙二、願門

   《本經》云:「 皆遵普賢大士之德,具諸菩薩無量行願。」又「 三輩往生,皆當回向,願生彼國。 」所以淨業行人必須發願,上求下化,同生西方。當知:發願往生極樂,是為度無邊衆生,斷無盡煩惱,學無量法門,成無上佛果。娑婆是自心染業所感的五濁惡世,理應切願厭棄。極樂是自心淨業所感的清淨國土,理應切願欣求。以欣厭至極為動力,以《西方合論》所說十種願為圓正。
一、不為福田受人恭敬供養故發願,願為一切眾生作福蔭故,求生淨土。
二、不為眷屬及功名利祿故發願,願與一切眾生同住如來家故,求生淨土。
三、不為病苦故發願,願醫一切世間無明等瘡故,求生淨土。
四、不為轉輪王故發願,願轉諸佛無上法輪作大法王故,求生淨土。
五、不為欲界故發願,願離一切微妙五欲故,求生淨土。
六、不為色界故發願,願離一切禪著故,求生淨土。
七、不為無色界故發願,願盡自心種種微細流注故,求生淨土。
八、不為聲聞辟支佛故發願,願以悲智二嚴,饒益一切眾生故,求生淨土。
九、不為一世界千世界衆生故發願,願代無央數世界衆生苦,拔一切世間眾生苦故,求生淨土。
十、不為一阿僧祇劫千阿僧祇劫衆生故發願,願代無數阿僧祇劫衆生苦,拔一切劫衆生苦故,求生淨土。

丙三、念門

   本經云:三輩往生,皆當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乃至十念一念,念無量壽佛,願生 彼國。又說:去來現在,佛佛相念。可知,佛尚念佛,我們怎麼可以不念佛。 衆生是未來佛,佛念眾生,衆生念佛,釋迦念彌陀,彌陀念釋迦,互相交徹。這不就是心佛衆生三無差別的寫照嗎?豈能看輕念佛法門?《楞嚴經》說:「 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般舟三昧經》說:「心作念時,便於此間,坐見彼佛,聞所説經。」《文殊般若經》説:「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其他經論開示念佛要行的甚多,不能詳舉。以專念西方彌陀來說,如觀像、觀想、持名、實相、禮拜、供養、五悔、六念等,都屬念佛,每一種行成,皆生淨土。唯持名念佛,收機最廣,下手最易,而又最能契合彌陀本願以成佛名號,令衆生聞名持念,離苦得樂,普度群生。是故釋迦本師,特於此經分明指示,應當一向專念無量壽佛。這可說是方便中,第一方便。無量壽佛,隨衆生念佛的心,念念出現,臨命終時,隨其念力,往生淨土,這真是「苦海慈航」! 「 念」之一字,在不懂佛法,或懂而不修念佛的人來說,可能是衆禍之門。所以經裡說 「 有念即生死,無念即涅槃。」如果得聞淨土法門,又能了解本經要義:假彼依正 顯我心性。依熏習成,證本來具。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生佛不二,因果不二。念佛必蒙接引,願生必得往生。如此來信願持名念佛,那就變成衆妙衆福之門了。為什麼?因為如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眾生無不有心,有心必有念,念佛,心即是佛。不念佛界,則念他界,此心便不是佛。如能念佛,佛是福慧圓滿,故為衆福之門。而且信願持名念佛,是一乘妙法的真因,四種淨土横具的極樂,是為一乘的妙果,有因則必有果,所以念佛是眾妙之門。

丙四、行門

   什麼叫「行」呢?行即修行,一般說菩薩應修六度萬行,這裡包括了一切善行,凡是佛弟子,都要隨緣隨分去修。不修,就没有功德,也就無從積集成佛的資糧,成佛便成空話。本經的修行,是分有正有助。正行,就是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助行,即修諸功德。此經說三輩往生,上中輩都要修功德。切不可只以念佛為行門,不修功德不行菩薩道,那就違背佛意經意,也就失去菩提心,那裡還能往生淨土呢?所以本經所說彌陀因地,及極樂菩薩,都是發菩提心,修菩薩行。《小本》也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觀經》在修觀之前教修三福,第一福便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本經下卷有很長的五惡五痛五燒經文,就 是將十惡業,合為五惡來說,教誡衆生修功德,先須斷十惡修十善。本經的漢譯本,更是在三輩往生的經文後,接著教修十善。因為修十善業,才能清淨三業,心淨則國土淨,這是三輩往生的必要條件,而且能成就淨土依正的種種莊嚴殊勝。

   以上四門,名為淨業,即是「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修十 善業,至心回向,願生極樂。」這是本經修行宗要與行相。我現在說四句偈來總攝其義:「淨業為因,淨土為果,十善念佛,兼修最好。」

乙四、示教歸趣〈分四〉

   如果我們對一心萬行,萬行一心,信解無疑,便能不偏空有,理事無礙。了達心性本淨,性空緣起,而修信願念行四門,乃是稱性起修,全修在性,必然是歸趣於無信信等,不二中道。

丙一、無信信

   深信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一切佛,自心念力所成。一切土,自心願力所持。如《本經》說:「知一切法,悉皆寂滅 ( 無信 ),聞甚深法心不疑懼 (信)。」此即無信之信成就。
  又約事來説:不信世間天魔外道及一切邪見異説,唯有四淨信「真如、佛、法、 僧 」。 唯信四依法,不信四不依法。確信前面信門所説六種八種,乃至十種行相,其他更無所取信,這便是無信之信,也就是對淨土法門難信之法,已深信無疑。

丙二、無願願

   雖知一切眾生,心性本淨,常住極樂。但以我們仍在無明大夢中,幻有娑婆,常受衆苦。幻夢若醒,那就娑婆生死,了無可得。可是在夢時,必須求醒夢的方法。念佛願生西方,乃是醒夢的異方便,特效藥。所以本經説:「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 ( 無願 ),滿足諸妙願(願),必成如是剎。」《維摩經》也說:「雖知諸國土,及 與衆生空 ( 無願 ),而常修淨土,利益諸群生 ( 願 ) 。 」《 永嘉大師證道歌》說:「 夢裡明明有六趣 ( 要願出 ),覺後空空無大千( 無所求 )。」
  又約事來説:不求人天福樂,聲聞緣覺( 無願 ),唯依最上乘,發菩提心,願與 一切眾生,求生極樂,永離衆苦,同證菩提 ( 願 ),這就是無願之願。有人問: 我不願往生極樂,願生生世世在此間行菩薩道,如何?我答:如鳥初生不能高飛,如小兒不能離母,如無技無船不能救溺,不可以。何以故?永明壽禪師過説 : 「 生死去住,定得自在否?…….…天上人間,十方世界,隨意寄託,定無滯礙否? 若也了了自信得及,何善如之。如其未也,莫以一時貢高,卻致永劫沉淪,自失善利,將復尤誰?」《大智度論》也説:「譬如嬰兒,若不近父母,或墮坑落井,水火等難,或渴乳而死,故須常近父母,養育長大,方能紹繼家業。初心菩薩,多願生淨土,親近諸佛,增長法身,方能紹佛家業,十方運濟,有斯益故,多願往生。」

丙三、無念念

   《本經》云:「住深定門,悉睹現在無量諸佛,一念之頃,無不周徧。」住深定門,無念而念佛見佛,雖念雖見,而仍住深定門,這是念佛的極則工夫。當我們現在下手念佛時,念即是佛,佛即是念,能所兩亡,心佛不二,能如是,也名無念念了。 如《永嘉大師禪宗集》説:「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用時恰恰無。 」這就是無念念的道理與方法。智者大師作五方便念佛門,清涼國師説五種觀佛門,同樣的由淺入深,先從有心有境,進而無心無境,最後達到性起圓通,重重無盡。無念而念,這是念佛工夫做到極處的境界。初心淨業行人,倘未到極處,便在無念念上著腳下手,必成懈怠或增上慢人,慎之慎之!
   又約事來説:不念世間惡事、惡法、惡因、惡緣,唯有出世的六念 —— 念佛、法 僧、戒、天 ( 第一義天)、施。乃至無有九法界念,唯有念佛。不念他佛,唯念彌陀,此名無念念。如能忘世忘身忘見,先了身心幻妄,無念。而專心念佛念法念僧,有念。這樣從事上去行持無念而念,則不虛入品之功,往生有分。

丙四、無行行

   《本經》云:「譬如幻師,現眾異像,為男為女,無所不變,本學明了,在意所為 」又說:「 法藏比丘,其心寂靜,志無所著,一切世間,無能及者。具足五劫,思惟攝取,莊嚴佛國清淨之行。」這都是説明,修行淨土法門,應當無行而行,理事無礙。凡夫離理行事,二乘事外見理,離生死證偏空涅槃。菩薩以無所得為方便,有不乖空,理事無礙。如《維摩經》說:「菩薩雖行於空,而植衆德本,是菩薩行。雖行無相,而度一切眾生,是菩薩行。雖行無作,而現受一切身,是菩薩行。雖行無起,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薩行。」這是無行行的最佳說明。
   約事相來説:不作世間一切惡事惡法惡因惡緣(無行),唯作世出世間一切善事 善法善因善緣(行) 乃至心無旁務,一向念佛,不修行其他法門,不依別經行法,唯依本經,信、願、念、行四門而修,這就是無行之行。

   以上四門,用明性德固然寂滅無為,即是空靈的意境。修德更須方便加功,即是明淨的意境。念佛如能有空靈明淨的意境,又能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必可親證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慎勿執理廢事,應該即事達理。蓮池大師說:「著事而念能相繼,不虛入品之功。執理而心實未明,反受落空之禍。」可不慎乎!
   總結來說:大乘各宗的修行,皆歸趣於一心二門,也就是證入本具與熏成,空有無礙,非一非異的淨心真如實相。但其他各宗,都是先空後有再會中道。唯有淨土宗,下手即從念佛的妙法,以果地覺為因地心,以見彌陀顯自心佛,由熏習成證本來具從有念得無念,從有生悟無生,便證不二中道的淨心實相。所謂即念念佛,即念是佛,即念成佛,故名勝方便,易行道。前面所説「明教行相」,有如認識飛機在空中、輪船在海中的航線,火車在地上的軌道。佛法如空海大地,深廣無涯,若不明行相則會迷失航線,駛出軌道,何去何從,不知去向, 更有危險。本節所説「示教歸趣乃為了知到達的目標,如機場、碼頭、車站的實況。本院名為學佛院, 一切要學佛。三世諸佛,佛佛相念,佛尚念佛,我們學佛,也就必須念佛;不信願念佛,那就不是學佛了。

乙五、知經力用

丙一、通説

   如《法華經》云:「諸佛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欲令衆生開佛知見,使 得清淨故。欲示衆生佛之知見故。欲令衆生悟佛知見故。欲令衆生入佛知見道故。 諸有所作,常為一事,唯以佛之知見,示悟衆生。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衆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 …… 是諸衆生,從諸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又如《 雜阿含經》云:「若衆生無生老病死者,諸佛如來終不出現世間,為衆生說調伏事。」由此可知,諸佛出世所説三藏十二分教,所有大力大用,都無非使衆生發大心, 立 大願,修大行,了生脱死,入佛知見,同成佛道而已。本經舉彌陀因地所發本願,要以成佛的名號,普度眾生;即是要衆生以空靈明淨的心稱念彌陀,入佛知見。同時以信願持名,了脫生死。以往生極樂,自利利人。如《大慈菩薩發願偈》:「願同念佛人,感應隨時現。臨終西方境,分明在目前。見聞皆精進,同生極樂國。見佛了生死 ,如佛度一切」。

丙二、别說

   本經乃如來稱幸之談,一乘圓教,淨土根基,其中顯示:理事無礙,權實雙行,二諦圓融,性相不二。茲略舉五項不二來說明:  
丁一、本經力用與觀經及小本同,但與其他大乘經有别者,如《彌陀疏鈔》所説十種 教起因緣便是:一者,大悲愍念末法眾生,為作津梁。二者,特於無量法門,出勝方便。三者,激揚生死凡夫,令起欣厭。四者,化導二乘執空,不修淨土 。五者,勉進初心菩薩,親近如來。六者,盡攝利鈍諸根,悉皆度脫。七者,護持多障行人,不遭墮落。八者,的指即有念心,得入無念。九者,巧示因於往生,實悟無生。十者,復明徑路修行,徑中之徑。
丁二、為顯人人本具的一心,法爾有染淨二性,染淨二事,染淨二用,苦樂二報。經中上卷所明是淨性淨事淨用樂報。下卷所明是離染獲淨的事相力用,及苦樂果報。所謂:「願將穢土三千界,循植西方九品蓮。」即是本經的特別力用。
丁三、介紹彌陀本願,及所修所成,所度衆生的本末因果。使令衆生,知因識果,慕果行因,效法彌陀,同發菩提心,同修淨土行,上求下化,自利利他,往生不退,圓成佛果。所謂:「四生九有,同歸淨土法門。八難三途,共入彌陀願海 」乃是本經的無上殊勝力用。
丁四、約四悉檀來説明此經力用。
   一、世間悉檀—— 本經所説極樂依正莊嚴,十方諸佛稱歎,令衆生得歡喜益。
   二、為人悉檀—— 本經所説三輩往生,佛法滅盡留此經百年,令衆生得生善益。
   三、對治悉檀—— 本經所說三毒五惡,説疑城誡勿生疑,令眾生得滅惡益。
   四、第一義悉檀—— 本經所說極樂嚴淨,彌陀無量光,無量壽,以及四十八願 十方往生等,皆 是啟發吾人一心本具的稱性功德,發揮人性光輝,本性風光令衆生得入理益。
   由於本經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妙用,所以諸佛,出廣長舌相,説誠實言,汝等衆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因此,於此世界,有六十七億不退菩薩,往生彼國,小行菩薩,及修習少功德者,不可稱計,皆當往生。.…… 十方世界 無量佛國,其往生者,亦復如是,甚多無數。若有衆生,聞此經者,於無上道,終不退轉。還有:
(1) 釋迦世尊在本經勸囑我們:「 設滿世界火,必過聞此法,會當成佛道,廣度生死流。」
(2) 《大智度論》說:「 有人謗大般若,當墮無間地獄,雖修餘行,不得滅罪。後遇知識,教令稱念無量壽佛,以念佛故,得生淨土,罪始消滅。」
(3) 《彌陀要解》說:「不論至心散心,有心無心,或解不解,但聞彌陀名號,或六方佛名,或此經名字。一經於耳,假使千萬劫後,畢竟因斯度脫。如聞塗毒鼓,遠近皆喪 ( 此喻三根普被,其利普廣。 )又似食少金剛,決定不化。 ( 此喻一歷耳根,永為道種。 ) 祗帶業往生同居淨土,證位不退者,皆與補處俱,亦皆一生,必補佛處。生同居淨土,即已横生上三土 ( 寂光、實報、方便)。一生補佛,是位不退,即已圓證三不退 ( 念、行、位)。如斯圓頓力用,乃千經萬論,所未曾有。」
(4) 蓮池大師也說:「 世尊一音始唱,十方諸佛同讚,三學高僧,九流名德,若幽若顯若聖若凡,如萬水無不朝東,似群星悉皆拱北。譬如捷徑,號曰普門,豈虛語哉 !決志求生,無容擬議者矣!」此中所三學説 , 即禪、教、律三宗。禪如永明壽禪師,是宗門柱石,得上上品生。教下求生西方的大德更多,天台歷代祖師,莫不回向極樂。其中以四明尊者法智大師,中興台教,臨終西向坐化,最為難得。律宗則有宋朝靈芝律師,民國弘一律師,慈舟大師等,皆是生弘毗尼,死生安養。所謂九流,包括社會上下各階層。儒學名士,如宋朝文彦博,願結十萬人念佛往生。蘇東坡,平日身佩西方三聖像,以為往生西方公據。道家如葛濟的捨仙學而修淨業。幽如閻王的禮敬西歸大師。顯則往生傳所載皆是。聖如文殊菩薩求生淨土,普賢菩薩願往極樂。至於説朝東拱北,這是形容其勢所必然,不是任何人強之如此,, 此經力用,也是這樣。
   又此經力用,即在彌陀本願加持攝受,及衆生一向專念無量壽佛,願生彼國。如 《 大智度論》中說:「有人修少福業( 唯有念佛 ),聞有樂處 ( 西方淨土 ),常願往生,至其命終,得生其國。」又如善導大師,一生專念彌陀。人問念佛得生淨土否?師答:「 如汝所念,遂汝所願。」於是自己念佛一聲,則有一光從口出,十聲百聲,光亦如是。少康大師念佛一聲,口出一佛,至於十念,十佛次出,好比連珠。臨終放異光數道,謂弟子曰:「見我光者,皆得往生極樂。」道綽禪師,平素為衆講此經將二百遍,度化無數,教人各摺念珠念佛,或時散席,念佛音聲猶播林谷,感得化佛住空,天華下降。至於冥獲庇護,則有唐邵彪,宿冤得度。感應癒病,則有宋崇氏女,瞽目重明。消災免難,則有元張士誠等三人,囚中脫難。且惡人如張善和,地獄相現而十稱彌陀,得化佛來迎。如上略説持名念佛利益,不論智愚善惡皆得了脫生死,離苦得樂,往生淨土。其他感應利益,詳古今往生傳感應錄中,不能多引。難怪「人人彌陀佛 」,若無不可思議的力用,誰肯念佛。只要信順此經,如法修行念佛,決定功不唐捐。總結來說:將來經法滅盡,此經尚留百歲,值斯經者,皆可得度。這真是末法衆生,唯一了生脫死的寶筏,也是釋尊留下的唯一靈丹妙藥。

乙六、藏乘所攝

   釋迦世尊,一代言教,其數無量。歸納來説,為聲聞緣覺行者,説聲聞藏。為諸菩薩行者,說菩薩藏。待佛入滅,迦葉阿難與諸大阿羅漢,於王舍城結集聲聞藏。文殊阿難與諸大菩薩,於大鐵圍山結集菩薩藏。此經乃屬後者,是大乘菩薩藏。屬一佛乘,圓頓教。教一切聖凡,斷惡修善,發菩提心,念佛往生,逕登不退,一生補佛。不經餘乘故,不遺一人故,不歷階位故。是故當來經法滅盡,特留此經,住世百年,廣度含識。有人毫無根據的妄言説,大乘經是佛滅後,説佛弟子所撰。既非佛,怎能令人信受,這話是毀滅正法。《大智度論第一百卷》,明白説文殊與阿難在大鐵圍山結集菩薩藏。在印度的諸大論師,没有一人説大乘非佛説,是後人寫。佛法的究竟義,在大乘經,都超勝聲聞教。撰大乘經既是後人,此人的智慧,豈不超過佛。說此話的人毀法又毀佛。
   懸談自釋經名題,至藏乘所攝,即同天台《五重玄義》:第一、釋名,無名則不能顯法,故應先釋經題。第二、辨體,體者一部的旨歸,衆義的樞要,故以顯教要義以辨其體。第三、明宗,宗者修行的宗旨,有行才能有證,故識體之後,須明教行相示教歸趣。第四、論用,會證已圓,必能利他,故次以知經力用。第五、判教,利 益已多,則所説之教義無盡,必需判定本經教義的大小權實,故以藏乘所攝說明之。

乙七、翻譯及弘傳

丙一、譯人及譯本

丙二、弘傳

 丁一、在印度方面

(一) 於佛滅後,最先見於馬鳴菩薩所造的「大乘起信論」 以娑婆常不值佛,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以念佛因緣,得生他方淨土,能護信心。如修多羅說,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迴向願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有退。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得生,住正定故。
 (二) 龍樹菩薩,是佛在《楞伽經》中授記,登初地往生極樂的菩薩。他造《十住毗婆娑論》,明念佛往生極樂得不退轉為易行道。又在《大智度論》中舉出有一比丘,常念無量壽佛,願生彼國。臨終教弟子同念佛,語弟子言:「彌陀聖衆都來迎我」端坐念佛往生。
(三)最具影響力的,是世親菩薩,常入日光定,曾昇兜率内院面觀彌勒,為當時印度首屈一指的論師,名為百部論主。他著作「無量壽經優娑提舍」,又名《往生論》,這是完全宗於淨土三經所作的論;盡善盡美。世親菩薩在此論中舉出五門修法,乃 修淨業的南針。而且此大士亦發願願生安樂國,在論前有偈曰:「世尊我一心,皈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衆生所願樂,一切能滿足,故我願往生 ,阿彌陀佛國。」「我作論説偈,願見彌陀佛,普共諸衆生,往生安樂國。」


 丁二、在中國方面

(一) 東魏 • 曇鸞大師,著《往生論》註二卷,首提衆生往生極樂,乃彌陀本願使然,此即他力的教義。闡明龍樹的判教,難行者唯是自力,易行者,承佛願力,便得往生又作《無量壽經奉讚偈》一卷,《略論安樂淨土義》一卷。曇師是在中國弘通本 經的先創者,而且專心力行,焚仙經而修淨業,自行化他,功德無量。臨終前見龍樹菩薩,自知時至,集衆教誡説:「勞生役役,其止無日,地獄諸苦,不可不懼,九品淨業,不可不修。」因令弟子高聲唱佛,己則向西禮拜而終,大衆俱見幢幡天樂盈空。
(二) 隋 · 智者大師;著《淨土十疑論》一卷,《 五方便念佛門》一卷,皆宏通此經的佳作,但非解析經文。
(三) 隋 • 道綽大師,平生曾講無量壽經近二百遍,為曇公入室弟子,教人數珠念佛,著 《 安樂集》二卷,弘揚淨土。
(四)唐 · 吉藏大師,著《無量壽經義疏》一卷,只疏無經,比較簡略。

*書中列至(十五),敬請參看原書。

甲二、正釋

乙一、序分

丙一、證信序

丁一、信等五種成就
丁二、聲聞菩薩會集
戊一、聲聞衆
 己一、舉數歎德
 己二、略出名號
戊二、菩薩眾
己一、列名
己二、歎德
庚一、歎權實二德
庚二、歎八相成道
 辛一、入胎相
 辛二、出生相
 辛三、童子相
 辛四、納妻相
 辛五、出家相
 辛六、成道相
 辛七、轉法輪相
 辛八、入涅槃相
 辛九、結歎

 | 具足功德,微妙難量,遊諸佛國,普現道教。

   這四句經文,是結歎八相成道的功德。而「具足功德,微妙難量。」這是稱讚入涅槃,也是稱讚八相成道全部過程的功德。
   有人誤解,佛菩薩入涅槃,就同世人死了一樣。便引用儒家所說:「死反吾真」 的話。或引用道家莊子說的:「大塊 ( 地 ) 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人人勞碌一生。佚我以老,老來做不動才閒佚。息我以死,死了如燈息滅。」更有引用西洋人所說:「 安樂死」的名詞。如果拿這些看法,去看佛菩薩入涅槃,那是大錯特錯。為什麼?因為「涅槃」是梵語,此云:寂滅,滅度,圓寂。這是生滅既滅,寂滅現前的境界。是 一種無生無滅,無去無來,無苦無樂,不垢不淨。没有前後古今的變動,也不受成住壞空的影響。真常獨露,苦樂雙亡,脫離了世間一切相對待的假相,離文字相,離語言相,離一切思想概念,所以經裡説:「不可思議,唯證方知。」如禪宗六祖説:「 無上大涅槃,圓明常寂照。」怎能把它與世人的死,同等看待呢!也不可「以死為樂 」,這是斷滅,枯滅,絕滅,灰滅,死滅的觀念,豈可濫稱為佛菩薩的寂滅與滅度。 例如民國弘一大師,臨終前作告别偈:「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 。問予何適,廓爾亡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這才是佛菩薩的涅槃境界。古人說:萬里長空,一輪明月。大乘涅槃,必具常、樂、自在、清淨、而又有無限生意,無量光明,無邊德用,微妙難量。

庚三、歎三祇修證
?辛一、略歎
辛二、廣歎
壬一、般若道
? 癸一、修
? 癸二、證
壬二、方便道
? 癸一、修
? 癸二、證
己三、舉數

丙二、發起序

 丁一、世尊現瑞相
 丁二、阿難請問佛
丁三、世尊歎許説
 戊一、讚歎阿難
戊二、讚歎如來
 己一、歎出世本懷
 己二、歎福智具足
 己三、歎色身自在
 己四、歎定慧圓滿
戊三、世尊許説

乙二、正宗分

丙一、上求

 丁一、勝緣
  戊一、遠緣
  戊二、近緣
丁二、勝行
 戊一、法藏因地
  己一、聞法發心
  己二、出家修行
 己三、發菩提心
  庚一、歎佛功德
  庚二、願上求下化
  庚三、請佛證知
戊二、至心精進
 己一、請示修行
 己二、正示行法
 己三、依教修行
 己四、解答疑難
戊三、發大誓願
 己一、結前生後
 己二、宣説大願
己三、立誓勊求
 庚一、立誓求願滿果願
 庚二、立誓求功圓姻圓
 庚三、請證要瑞
 庚四、現瑞記歎
戊四、積功累徳
 己一、總明依願起修
己二、別明積功累德
 庚一.修莊嚴國土行
庚二、修莊嚴法身行
 辛一、施戒圓淨
 辛二、忍進成就
 辛三、定慧具足
 辛四、三業無過
 辛五、誨人不倦
辛六、福慧雙修
 壬一、修福
 壬二、修慧
丁三、勝果

戊一、法藏成佛

  

己一、所成佛身
 庚一、阿難申問
 庚二、釋尊略答
 己二、所成佛土
 己二、所成佛土
戊二、國土寶嚴

  

己一、先明彼土所有
 庚一、明體相
 庚二、明量相
 庚三、明莊嚴相
己二、次明彼土所無
 庚一、總申所無
 庚二、辨無所以
戊三、光明無量

  

己一、釋尊讚嘆
 庚一、對劣歎勝
 庚二、結歎顯勝
己二、見聞益
 庚一、滅惡益
 庚二、滅惡益
 庚三、離苦得樂益
 己三、諸聖共歎
己四、重明聞光利益
 庚一、稱說得隨願往生益
 庚二、往生得如佛光明益
 己五、結歎
戊四、壽命無量
 己一、佛壽無量
 己二、人壽長遠
戊五、聖衆無量
 己一、明數無量
 己二、明德殊勝
 己三、重顯衆多
戊六、七寶諸樹

 

己一、明樹體相
 庚一、純寶樹
 庚二、什寶樹
 庚三、總歎
 己二、明樹功用
戊七、道場寶樹

 

己一、明道樹體量莊嚴
 庚一、體量
 庚二、莊嚴
 己二、明寶樹功用
戊八、樂聲演法
 己一、樹出妙聲
 己二、樂聲演法
戊九、堂舍樓觀
 己一、明體相
 己二、明莊嚴相
戊十、七寶浴池
 己一、明池量相
 己二、明水性相
 己三、明池體相
 己四、明莊嚴相
己五、明池水功用
 庚一、資用隨意
 庚二、波出妙聲
 庚三、能生善樂
 庚四、結歎
戊十一、衣食自然
 己一、略歎三業殊勝
 己二、廣明衣食自然
 己三、結歎常樂我淨
戊十二、顏貌端正
 己 一、正報微妙
 己二、 交量顯勝
戊十三、總歎莊嚴
 己一、資具稱心
 己二、地上莊嚴
 己三、虛空莊嚴
 己四、散花莊嚴
戊十四、華光出佛
 己一、明華數量
 己二、明華形色
 己三、明華放光
 己四、光中出佛
 己五、化佛度生

丙二、下化

 

丁一、會五乘同歸一乘
 
戊一、三輩往生

 

己一、佛國攝生總示
 庚一、國皆正定
 庚二、諸佛共讚
 庚三、往生正因
己二、正明三輩往生
 庚一、總舉三輩
庚二、别明上輩
 辛一 、修因
 辛二、得果
 辛三、勸修
庚三、别明中輩
 辛一、修因
 辛二、得果
 辛三、較量
庚四、别明下輩
 辛一、修因
 辛二、得果
 辛三、較量
戊二、十方稱歎

 

己一、長行
 庚一 、諸佛稱歎彌陀
 庚二、菩薩共生供養
己二、偈頌
 庚一、頌菩薩共生
 庚二、頌彌陀授記
庚三、頌諸佛稱歎

 

辛一、諸佛共歎
 壬一、勸往
 壬二、得益
辛二、頌釋尊獨歎
 壬一、歎此經難信
 壬二、歎佛智深廣
 壬三、勸聞法精進
丁二、較勝劣勸修往生

 

戊一 、補處菩薩
 己一、位尊壽永
 己二、身光微妙
 己三、身相具足
 己四、成德殊特
 己五、永離惡趣
 戊二、供佛歎德
 戊三、彌陀說法
戊四、菩薩修持
己一、化他修
己二、自行修
 庚一、施行離過
 庚二、戒行離過
 庚三、忍行離過
 庚四、勤行離過
 庚五、合明六度離過
 庚六、總明惑滅苦除
戊五、菩薩功德
 己一、總歎
己二、别歎
 庚一、六通自在
 庚二、五眼圓明
庚三、四智具足
 辛一、具成所作智
 辛二、具妙觀察智
 辛三、具平等性智
 辛四、具大圓鏡智
己三、喻歎
 庚一、喻體德尊勝
 庚二、喻用德自在
 庚三、喻體用無礙
己四、合法
 庚一、合二利圓滿
 庚二、合二力具足
 己五、結歎功德無盡
戊六、勸進往生
 己一、舉彼國依正殊勝以勸欣求
己二、舉此間三毒過患以勸厭捨
 庚一、舉貪過
 庚二、舉瞋過
庚三、舉癡過

 

辛一、舉癡相
 壬一、不信因果
 壬二、不遇善友
 壬三、不信經法
辛二、明癡過
 壬一、總明
壬二、别明
 癸一、癡所生過
 癸二、癡起貪過
 癸三、癡起瞋過
己三、勉離惡修善勸進往生

 

庚一、略勉徵問
 辛一、勉人離惡
 辛二、勉人修善
 辛三、勉人厭捨娑婆
 辛四、勉人願生極樂
 辛五、有疑當問
 庚二、彌勒申解
 庚三、佛法難遇,多劫難成勸
 庚四、清淨三業,一生成就勸
 庚五、不得疑悔勸
 庚六、彌勒奉行
戊七、勸修十善

 

己一、略舉五惡
 庚一、歎前起後
 庚二、總舉勸意
 庚三、徵問五惡
己二、詳釋十惡 勸修十善

 

庚一、殺生惡
 辛一、明殺業
辛二、明殺報
 壬一、生報
 壬二、現報
 壬三、後報
 辛三、明因果不爽
 辛四、結勸斷惡修善
庚二、偷盜惡
 辛一、明盜因
 辛二、明盜業
辛三、明盜報
 壬一、生報
 壬二、現報
 壬三、後報
 辛四、結勸斷惡修善
庚三、邪淫惡
 辛一、明邪淫業兼起殺盜
 辛二、明邪淫報
 辛三、結勸斷惡修善
庚四、口業四惡
 辛一、明口四惡業
辛二、明口惡報
 壬一、現報
 壬二、生報
 壬三、後報
 辛三、結勸斷惡修善
庚五、意業衆惡
 辛一、明意惡業
 辛二、明意惡報
 辛三、結勸斷惡修善
己三、結說五惡
 庚一、結說惡業
庚二、結說惡報
 辛一、現報
 辛二、生報
 辛三、後報
 庚三、結說惡因
 庚四、結說因果
戊八、重重誨勉
 己一、總示佛意
 己二、重教修善
己三、示佛悲懷
 庚一、勉人修善得道
 庚二、勉人皈敬三寶
 庚三、勉人離惡滅苦
 庚四、勉人往生極樂
 己四、世尊懸記
 己五、彌勒奉行
丁三、見彌陀示當明信
 戊一、教見彌陀
 戊二、阿難求見
 戊三、壽佛放光
 戊四、彼此相見
 戊五、當機述見
丁四、 說疑城誡勿生疑
 戊一、示不了佛智之過
 戊二、示明信佛智之益
 戊三、舉勝顯劣,以誡勿疑
 戊四、舉喻顯過,惑盡見佛
 戊五、總誡明信勿疑
丁五、示化益十方往生

 

戊一、先明此土菩薩往生
 己一、彌勒申問化益
 己二、佛舉此界往生
 戊二、次明他方十三佛土菩薩往生
 戊三、後明十方無量菩薩往生
 戊四、結歎化益無盡

乙三、流通分

 

丙一、歎經勸學

 丁一、舉聞益、勸當受行
 丁二、教求見,囑勿生疑
 丁三、舉經益,特留此經
 丁四、示五難,生人重敬
 丁五、結勸修學

丙二、彰說利益

 丁一、起願益
丁二、得果益
 戊一、四果益
 戊二、成佛益

丙三、化周現瑞
丙四、大衆奉行

 

甲三、回向

能講唯一心,聽講亦此心,講聽元非二,以心而傳心。
願人無量壽,願世成太平,同生極樂國,同斷生死輪。
豈唯在今時,我願將無垠,廣舌宣十方,塵剎宏潮音。
不厭復不倦,永劫以為心,稽首阿彌陀,為我保證人。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