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搜尋到的書籍。
淨空老法師的慈悲,應大衆所請講解大家耳熟的 “超度”;當然被 “超度” 的一定是已往生者,然而“超度”是利益往生者什麼?何種狀況的 “超度” 真可冥陽兩利?
然而 “超度” 也是人云亦云,莫衷一是,因為看不見摸不著,多數人可能也是 “超” 心安的;但也無可厚非,現代人生活繁忙,事雜心難清,要費神去把一件事情了解清楚,可能也是心有餘力不足。但是能夠用一點時間稍作了解,或許更心安真正做到 “冥陽兩利”;而淨空老法師這一本薄薄的講解書本,簡明扼要把時下的 “超度” 與 佛法上所謂的 “無形大衆” 做一番說明;把古人的“慎終追遠” 所傳達的倫常,是為人處事之理即有餘慶,往生者也能受其福佑。
內文是以分類提綱,擷取相關各經文作白話解說,讓無暇遍讀三藏十二部法教的多數人有一概括暸解佛陀的智慧與言教;當然能閱讀經文是最好,直接依法而學也是最適切的受學方式。(以下文字取自書籍內首頁)
佛的智慧,像海一般的深邃汪洋;佛心,則充滿了大慈大悲。佛,沒有具體而固定的形象;但那微妙之身却無處不有,而且以常人之身作示範,演說救世濟衆的教法。這本聖典,是佛陀所說五千餘卷敎法中的菁華,經歷了二千五百多年的歲月,得以超然於國際、民族的範疇,繼續傳流到現在。這是佛陀廣大言教中的濃縮部分,對我們人類現實生活所接觸的種種問題,提示了生動、切實而完美的解答。
〔八關齋戒〕是佛世時,慈悲傳給僧俗弟子,最簡易的佛法受持方法,因為期僅一天,儀軌簡明,很是符合現代人忙碌生活且有心於佛法的佛弟子;只要發心真切,也必能感得諸佛菩薩慈悲攝受;此書內文甚為周詳,對所傳戒法與受戒之重點解析甚全,舉凡有心受戒之戒子何有不明所以而受戒者,如心不真,戒體何有。
舉凡欲受持者,當應明其理,尤其是俗家弟子;甚多高僧大德無不鼓勵僧俗弟子受持「八關齋戒」,實因是以佛陀的悲憫與功德力,所開方便門,不管是求生西方淨土或是彌勒菩薩兜率淨土,皆受其用,更是深植善根迴向菩提之捷徑。
當我們讀經、看高僧大德的講解本且多方觸及時,內心不由自主讚嘆佛的圓滿智,有時感歎自己不能融會貫通;進而想溯源佛陀一開始的教化而讀「阿含經典」,而此書把佛的教化足跡做梳理,也是佛於人間最生活化的教化,跟著作者對佛法的真理講述,讀者可以把內容當做自己觀念與學理的疏導參考。
佛不是高高在上不可觸及,佛生活在當下時空,同您我一樣於一呼一吸之間,但是決然不同的是佛的智慧如虛空。所要傳的法教就是「真諦」,而於歷史洪流裡,佛陀也是其中的一段時期,佛的教法,不是推翻前人,而是真切且清晰的「法教」,希望大衆依法修持脫苦輪,這就是佛陀最恢弘的慈悲。
(封面文字):修行達到真正成就,不僅不可思議,而且是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是心量與思惟的無限開展……。十個廣大行願,十個踏踏實實的修行方法,一步一步,助我們邁向解脫!
師父慈悲開示,「止」、「觀」、「無常故苦」、「苦故無我」,以其體悟,心細如絲的解說,交織而成有尋有伺的脈絡,凡夫「心」是連自己都作不了主,只有無明夾雜貪瞋痴隨業流轉,所以從而認識自己的「心」為始,師父把一般人的心理與過程反應,敘述的淋漓盡致,俯拾皆可感到熟悉的心境,希望大家借由師父的提示,審思自己引為借鏡,縮短你我的淨化修練行程。
不管您是否要學佛法,或學靜坐、身體健康,「心」的作用力非常大,影響身、心理的健全與否;如果您欲求超脫輪迴,這淨心是絕對必經的過程;文中師父也提到對治的方向與方法,深、淺皆備或許能點破您的修持桎梏。
是以佛陀言教為基礎,高僧大德講演及身教之傳承,借由書籍文字與大眾教學相長的園地;恭敬謙卑為發心學習首要;願你、我是同學,同霑法雨,同登彼岸為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