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言其三惡者,世間人民,相因寄生,共居天地之間。處年壽命,無能幾何。上有賢明長者,尊貴豪富,下有貧窮廝賤,尪劣愚夫,中有不善之人,常懷邪惡,但念淫泆,煩滿胸中。愛欲交亂,坐起不安。貪意守惜,但欲唐得。眄睞細色,邪態外逸。自妻厭憎,私妄出入,費損家財,事爲非法。交結聚會,興師相伐,攻劫殺戮,强奪無道。惡心在外,不自修業,盜竊趣得,欲擊成事。恐勢迫脅,歸給妻子,恣心快意,極身作樂。或於親屬,不避尊卑,家室中外,患而苦之,亦復不畏王法禁令。
佛繼續説身業的第三種惡,就是邪淫。什麼叫邪淫呢?正式夫妻以外,凡與一切衆生行淫皆是。經律中有説不淨行、非梵行。儒家説非禮。故《書經》說:「以禮制心」。《易經》說:「君子窒欲」。《禮記》說:「壞國,喪家,亡身,必先去其禮」這是說,若犯非禮邪淫,大致國破家亡,小則喪身失命。《論語》說:「博學於文,約之以禮。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淵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行。」
世間的人民,乃至六道一切衆生,皆因淫欲而有性命。都是有淫因淫緣淫業,才能同生娑婆世界的天地之間。這好比共同寄宿旅舍,居處於旅館(世間)的年壽,是没有好久的,一般說,人壽不過百,所以説無能幾何。《四十二章經》說:人命在呼吸間。俗話說:「夫妻好比同林鳥,大限來時各自飛。」這不是互相因淫欲寄生一處,轉眼又分離嗎?邪淫的男女,更是偷偷摸摸,剎那造罪,殃墮無間。所以《四十二章經》說:「財色於人,人之不捨。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舐之,則有割舌之患。」古人有詩說得好:「同生今世亦前緣,殺盜邪淫總是非,往事不堪回首論,如來座下懺前愆。」可是有幾人,能如此回頭是岸。
「上有賢明長者,尊貴豪富,下有貧窮廝賤,劣愚夫,中有不善之人,常懷邪惡,但念淫佚,煩滿胸中。」這八句經文,説盡了娑婆世態。古德說:「愛不重不生娑婆。」物與類聚,同生在此穢土的衆生,不分男女老幼,貧富貴賤,健壯或殘廢,如尪劣的跛子。一切上中下等的人,除了君子善人,持戒的佛教徒,無不但念淫佚,正淫無度,而且還經常心懷邪淫惡念。如孔子所説:「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又如《楞嚴經》說:「汝貪我身,我憐汝色,經百千劫,常在生死。」一般衆生,總是貪愛男女淫欲,患得患失,如火燒中,在胸中積滿淫欲的煩惱與欲望。有了邪心,便行邪淫,欲止不能。所以《四十二章經》說:「愛欲莫甚於色(男女淫欲),色之為欲,其大無外,賴有一矣。若使二同(有第二種同於淫欲),普天之人,無能為道者矣。…… 欲生於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靜,非色亦非行。」又説:「夫為道者,如牛負重,行深泥中,疲極不敢左右顧視,出離淤泥,乃可蘇息。沙門當觀情欲甚於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因此佛制出家僧尼,乃至上輩往生淨土,都必須斷淫。否則,世間的人,酒色財氣,事必相連。貪財必好色,好色必貪財。飲酒行樂,爭風吃醋,更是司空見慣。俗話説:「色膽包天」,真是其大無外,其罪無邊。古今中外,何時何地没有邪淫或情殺的事件。五濁惡世,可說是一個邪淫的大染缸,難得保持清白。能夠斷淫,便是出塵羅漢的一類了。
「愛欲交亂,坐起不安。貪意守惜,但欲唐得。」內有愛欲的心念,驅使身形交媾。非是夫妻,稱為淫亂,即是邪淫。據《樓炭正法經》說:「忉利天四王天,及人鬼畜等,皆是男女二身形交,但天人不泄精。夜摩天人只相抱,兜率天人只執手,化樂天人但互笑,他化自在天人只相視,或聞語聲香氣,而取欲樂。」因有淫欲,故名為欲界。欲火熾燃,稱之為熱惱。事屬非法,名曰偷人。既偷又熱,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天知地知,鬼神皆見,故使坐起不安。更何況色不迷人人自迷,如膠似漆,無慚無愧,欲罷不能。所以未得欲得,日貪意。已得怕失,曰守惜。憐香惜玉,患得患失,總是俗心腸。假如有别人,看他心愛的一眼,可能會大打出手,還認為石榴裙下死,做鬼也風流,可恥可憐!
「眄睞細色,邪態外逸。自妻厭憎,私妄出入,費損家財,事為非法。」凡是貪愛邪淫的男女,無不現出一股輕薄嫵媚的邪態,眉來眼去,用斜目看人,以眼色傳情,謂之眄睞細(美好)色。必然對自己的夫妻,便生討厭憎惡之心,甚至無理取鬧,吵罵毆打。為了買取邪淫對方的歡心,不惜暗中私下,將家中財物,妄取以給情人。浪費無度,傾家蕩產,破損一空,也在所不惜。而且偷偷摸摸,怕人發覺,私妄出入他家,從事邪淫。所謂:紅杏出牆,金屋藏嬌。月上柳梢頭,人約黄昏後,出入全是不正當的行為,破壞家庭,玷汙名節,故曰事為非法。這屬一人所作的邪淫業,已犯者,務必回頭。未犯者,慎防失足。
「交結聚會,興師相伐,攻劫殺戮,強奪無道。」這是屬集體共作的邪淫業,即是「交結聚會」等。一般黑社會,一些不正幫派,多人共作暴行婦女案,名為交結。那些旅館飯店,茶樓酒家,歌廳舞廳,賭場,烟場,風月場所,妓院娼寮,是為邪淫聚會之處。還有為了女色,興師相伐,攻劫殺戮,強奪無道的事。漢朝昭君和番,便是因匈奴為女色動兵。帝釋天與阿修羅的戰爭,也是為了舍脂女。抗戰時,日本軍人,在南京姦淫屠殺慘案,更是史無前例的集體邪淫。所以古人慨嘆說:「女人是禍水」。其實男子更是禍源,多少貞良婦女,受到男人的欺騙,輕薄、摧殘與犧牲。愛欲!邪淫!誤盡幾多蒼生,害盡幾多淑女!斷送了多少青年男女的美好人生,光明前途,家庭幸福!
「惡心在外,不自修業,盜竊趣得,欲擊成事。」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紙包不住火。凡是尋花問柳,非禮邪淫的人,必然要暴露他的惡心邪行在外面,為一切世人所共知不齒。這種人,多是遊手好閒,不務正業。所謂花花公子,仗勢仗財,今朝有酒今朝醉,都是敗家子。錢財弄光,便行竊行盜。趣得趣用,只求目的,不擇手段。只顧眼前,不管後果。「欲擊成事」。是說一廂情願,追求對方,非成功不可,甚至患上相思病而送命。貪色之人,酒色財氣,樣樣都要。六親不認,任何不怖,總要達成淫心所好。乃至暴行滅尸,姦淫害命,不顧一切後果。
「恐勢迫脅,歸給妻子,恣心快意,極身作樂。」這四句經文,可以有二種講法 因邪淫揮霍無度,必然偷盜。用恐嚇或威勢武力,或強迫裹脅手段,如今時的大貪瀆案,皆是如此以取人財物。得到了便全部歸送給心愛的人,然後共同恣心快意,花天酒地,極身作樂。二、是説為了欲達成邪淫的事,不惜用種種恐勢迫脅的手段,如暴行滅尸等。做了壞事,天理國法,人情道德,皆所不容,只好逃之夭夭。留下過失罪惡,自然歸給到妻子身上,為世人所唾罵,輕侮,使妻子在世間抬不起頭,見不得人。而他自己卻無廉無恥,還是到處盜財偷色,恣心快意,極身作樂。
「或於親屬,不避尊卑,家室中外,患而苦之,亦復不畏王法禁令。」這五句,是說色膽包天,失去理性。所做壞事,不僅是對外人,乃至在內外六親眷屬之間,同樣毫無避忌。不管尊卑上下,使一切親屬,都受禍患,痛苦不堪。當然也不會畏王法禁令,警察憲兵,因果報應等。
講到邪淫的罪惡,真是數不清説不完,所以我們中國有二句哲言:「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可是娑婆衆生,卻淫習最重,稍微疏忽,便犯邪淫。現將邪者不正之事,歸納為十類,簡要説明如後:
(一)非分 —— 凡非正式夫妻,男女苟合皆屬邪淫,娶妾亦同。最近中央日報載有,醫生與朋友換妻的新聞,亦屬非分邪淫。宋朝、韓琦任巡撫時,因無後,妻以錢買張氏為妾。琦知張氏原夫,為人誣告入獄,故至賣身贖夫。琦不忍,代為白冤,約以事白再來。後琦升做宰相,張氏來赴約,琦不納。焚買券,助川資,使歸家團聚。琦後封魏郡王,子孫昌盛。又宋時司馬溫公,無子,夫人置一妾,送入書房,公終不納。這都是不邪淫最好的典範。
(二)非時——女人產期,懷孕時,月期。雙方父母生日忌辰。大風雷雨,天災地震,戰亂恐怖,迎神賽會,齋戒之日,佛菩薩聖誕,如是等時;雖然夫妻,亦不得行淫。(三)非處——謂寺廟庵堂,佛塔,祠堂,凡供有佛菩薩神像祖先之處,或露天,路邊,舟車飛機上,公園公廁,及一切公共場所等,是不可行淫之處。如在此等地方行淫雖是夫妻,亦屬邪淫。
(四)非類——謂人不可與天人或鬼、神、畜生行淫,非同類故。
(五)非道——謂雖夫妻,不可非道行淫。
(六)非義——義者宜也,即不適宜。如一老一少。師生、師徒、好友、六親、舞女、歌童、娼妓。或主僕、俘虜、災難中人。長官部下。僧尼、神父、修女。以及休妻另娶,違義續絃,始亂終棄等,雖然雙方同意,結為夫妻,也屬非義邪淫。如本經前面所說,個人及集體的邪淫業,日軍在南京姦淫婦女,前時美國某教的共妻共夫雜交,皆是非義邪淫。宋朝,曹彬為將,嚴禁士卒,不得掠殺姦淫,被稱為萬世仁將。先總統於抗戰勝利後,把日軍投降俘虜,及在大陸的日胞,全部安全遣送回國。全國上下 對日人,没有任何違義越軌的行為,也可說是千秋盛德,名垂青史了。
(七)非禮——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聞、非禮勿行。凡不合禮制者,皆不可做,做了也有如犯邪淫的因果。例如寫黄色小説、作淫書、淫畫、淫歌,拍攝春宮照片,製作淫污的電視、錄音帶、留聲機唱片等。如是等事,敗壞世道人心,罪惡最大。清初的才子金聖嘆,蘇州人。多著淫書,評點《水滸》、《西廂記》、誨盜、誨淫。後來被順治帝,以他案牽連,下旨斬首棄市。民初張恨水,擅於描寫閨房行樂之事,大作淫書。後來身生惡瘡,慘死絕嗣。這都因非禮而言而寫,誤盡蒼生,故現生即得惡報。其他如:以淫欲心視他男女,觀聽淫戲及黄色歌舞音樂,竊聽別人私語情話,談說閨房或邪淫之事,犯手淫及與男女故意摩觸,調戲婦女,往來風月場所等,皆屬非禮行為,雖然無有邪淫之實,但有良心與道德的罪過。
(八)非與 —— 未得對方主人,或監護人的同意,而行淫欲,名為非與。如男女私通私奔,監犯苟合,不但犯邪淫,而兼犯偷盜。
(九)非法——即世間王法、法律、風俗習慣,倫理道德,所禁不可者,便應遵守。如不得多夫多妻制,不得重婚、妍居、宿娼、同性戀等,以及民法刑法明文所載的,都不得違犯。
(十)非淨——出家僧尼斷淫,一切皆遮無開,應觀身不淨,於淫欲事,極生厭惡,但作淨想,自作教他,即屬邪淫。故律中稱行淫欲為不淨行,非梵行,是障道法。
我再把如何伏斷邪淫的方法,概略提供六項:(一)修不淨觀——是斷邪淫的要術。淨宗十一祖省菴大師所作不淨觀頌非常好。1.死想:有愛皆歸盡,此身寧久長,替他空墮淚,誰解返思量。2.脹想:記得穠華態,俄成降脹軀,眼前年少者,容貌竟何如。3.青瘀想:紅白分明相,青黄瘀爛身,請君開眼看,不是兩般人。4.壞想:皮肉既墮落,五臟於中現,憑君徹底看,何處堪留戀。5血塗想:無復朱顔在,空餘殷血塗,欲尋妍醜相,形質漸模糊。6.膿爛想:腐爛應難睹,腥臊不可聞,豈知膿潰處,蘭麝昔曾熏。7噉想:羊犬食人肉,人曾食犬羊,不知人與畜,誰臭復誰香。8.散想:形骸一已散,手足漸移置,諦觀嫵媚姿,畢竟歸何處。9・骨想:本是骷髏骨,曾將誑惑人,昔時看是假,今日睹方真。10.燒想:火勢既猛烈,殘骸忽無有,試看烟燄中,著得貪心否?(二)常誦《普門品》,至心稱念觀世音菩薩。淫欲心再多,也可自然離欲。(三)見可愛男女作親人想。年長者如父如母,同輩者如兄弟姊妹,年幼者如子如女,自然不起淫心。(四)念死,這是菩薩應修八念法之一。如印祖説,常將死字掛在額頭上,淫念自息。(五)觀想或稱念阿彌陀佛相好名號,及淨土清淨莊嚴,這是戒淫究竟辦法。真能先送心歸極樂,那就天宮之樂,尚且不要,何況世間男女色欲。(六)要多讀或印送,勸人止惡行善,自利利人的善書,經書。如《法苑珠林》,《安士全書》,《冥報記》,《陰騭文》等。